鬣狗为什么不敢掏雄狮?

与鬣狗及狮子的体形构造相关,鬣狗惧怕雄狮,是因为雄狮的体力及攻击力上远远地超过鬣狗,鬣狗群也不会要以牺牲五六个同伴的性命与雄狮一争高下。

简介

斑鬣狗的族群可以包括5-90个成员,并由一只雌性所带领。族群的生活是围绕在巢穴附近,只有幼崽会生活在巢穴内。每一族群都是一个永久的社会群体。族群是由复杂的社会阶级所影响,甚至幼崽会在学懂行走前就可认识这个观念。

雌性是支配的成员,接着是幼崽,而成年雄性则是最低层的。它们的社会有高度的结构,并由母系族谱(即由单一母亲所生的雌性)所支配。

食肉目分为哪些类群?猫、犬、熊、鬣狗、海豹彼此是什么关系?

鬣狗最怕的5种动物:花豹、狮子、大象、老虎、犀牛。

1、狮子应该就是非洲鬣狗最大的天敌了,如果是超过80只得成群的鬣狗群,那么可能狮子都无法抵挡它们,即便是雄狮也只能躲着走,所以实际上天敌这种说法并不是很准确,只能说鬣狗和狮子存在一种相互畏惧得微妙关系之中,势均力敌。虽然落单的鬣狗一旦遇到狮子基本都是死亡,但是成群的鬣狗就不一样了。

2、花豹虽然也是非洲草原上的上层掠食者,但是它大多是单独行动的,并且它的身体结构显得比较瘦弱,主要是依靠着爆发力、奔跑速度快等取胜和狩猎,而对于成群的鬣狗来说,花豹几乎是没有什么好畏惧的,甚至花豹都会特意的避开鬣狗,所以花豹也不是鬣狗的天敌。

简介

鬣狗是哺乳纲、食肉目、鬣狗科动物统称。它们同属于一科,仅4属4种,可分为2个亚科:鬣狗亚科和土狼亚科。中等体型,大小似犬。长颈,后肢较前肢短弱,躯体较短,肩高而臀低;颈后的背中线有长鬣毛;牙齿大,具粗壮的锥形前臼齿,裂齿发育,臼齿退化。颌部粗而强,能咬开骨头。鬣狗(条纹鬣狗)体较小,全身布满条纹,多为独居,依靠发达的嗅觉觅食腐肉。

前段时间有位读者问动物志,食肉目的分类现在是怎么划分的,各种猫猫狗狗的亲缘关系是怎么样的?读者的需求就是动物志行动的动力,现在动物志就给大家介绍一下。

食肉目,学名为Carnivora,由博物学者鲍迪奇1821年定名,是哺乳纲下设的一个目。食肉目是所有哺乳纲动物中体型最多样化的,小至25克的伶鼬,大至重达一吨的北极熊,重达5吨的南象海豹。食肉目是人气最高的一类动物,西方世界评选的最具魅力的10种动物,食肉目独占其七。

食肉目有哪些科?

顾名思义,食肉目动物就是吃肉的动物,大众最熟悉的食肉目动物就是家养的猫猫狗狗,它们在野外都有自己的亲戚,老虎狮子都属于猫科,狼属于犬科。杂食性的熊也属于食肉目,是熊科。喜欢动物的朋友肯定还知道农村偷鸡的黄鼠狼,它属于鼬科。爱看动物世界的读者一定注意到了上面的非洲鬣狗,虽然长得像狗,但和狗不是多近的亲戚,它们不是犬科的,是鬣狗科。小浣熊干脆面的主角浣熊也是一个科,就叫浣熊科。除此之外,叫灵猫的,叫獴的,叫狸的,过去统统归于灵猫科。猫、犬、熊、鼬、鬣狗、灵猫、浣熊,这就是经典食肉目七科。

最常见的食肉目之一,我们人类的好伴侣,家猫。

分类学上有个概念叫"分类垃圾桶",即把一些不好分类的动物统统放进同一个分类单元,这样的单元里难免各类动物混杂。过去,灵猫科就是食肉目的分类垃圾桶。现代分子遗传学分析解开了灵猫科分类的疑团,科学家发现,不仅灵猫和獴是单独的两科,这个分类单元里还包含了另外三类狸:双斑狸、食蚁狸和林狸,这些现在都是独立的科。

此外,动物学家还发现,臭鼬和鼬科其他成员关系不算很近,应该单列出来。还有我国的小熊猫,与生活在美洲的浣熊也不应该放在同一科里。这样,食肉目就包含13个科了。

海象、海豹、海狮,这些叫做鳍脚动物,过去作为一个单独的目,现在证明它们是生活在海洋中的食肉目。再加上这三科,现存食肉目共包括16个科。

食肉目各科可归为几个亚目?

为说明科与科之间的亲缘关系,动物学家在目与科之间引入了亚目、下目、超科三个分类层级。

食肉目分为两个亚目:猫型亚目和犬型亚目。猫、灵猫、獴、狸都属于猫型亚目,犬、熊、鼬、浣熊属于犬型亚目,鬣狗虽然看起来有些像狗,但实际是猫型亚目的。

后来鳍脚类并入食肉目,设出一个鳍脚亚目,原来的种类都并为裂脚亚目。然而,动物学家很快发现,这种分法是不对的,熊、鼬与鳍脚类的关系要比它们与猫的关系近得多。所以又恢复了猫型亚目和犬型亚目,而鳍脚类只是犬型亚目下的一个超科。

猫型亚目简介

猫型亚目的学名是Feliformia,现存共7科,主要分为三支:双斑狸科独树一帜,其余的分为两个下目:猫型下目(猫超科),学名Feloidea,包括猫科和林狸科。灵猫下目,学名Viverroidea,包括灵猫科、鬣狗科、食蚁狸科和獴科,后三者又聚为一个超科:獴超科Herpestoidea。

双斑狸科Nandiniidae,是个单型科,只有双斑狸一种,生活在非洲。

猫科Felidae,食肉目最具盛名的一科,约40种,大到狮虎豹,小到家猫,都是该科成员。

林狸科Prionodontidae,包括生活在东南亚的两种林狸:缟林狸和斑林狸(下图),是猫超科的成员,猫科现存最近的亲戚。

灵猫科Viverridae,约34种。果子狸,又叫花面狸,是本科长尾狸亚科成员,这种近危物种曾被当地人大量捕捉作为野味食用,后因非典传播而闻名遐迩。

鬣狗科Hyaenidae,包括土狼和三种鬣狗,最出名的是本科最大成员,斑鬣狗。

食蚁狸科Eupleridae,马达加斯加岛特有的食肉动物,包括原属灵猫科的食蚁狸、隐肛狸等4种和原属獴科的6种鼬形獴。本科最大成员隐肛狸是该岛最大的食肉动物,有"马岛小恶魔"之称。

獴科Herpestidae,34种,獴又叫猫鼬其中很多种类是捕蛇能手。《狮子王》中的丁满就是一只细尾獴。

犬型亚目简介

犬型亚目学名Caniformia,现存9科,主要分为四支:犬、熊、鼬和鳍脚动物。犬科是最古老的一科,除犬科外,本亚目其他科成员都可划归熊型下目Arctoidea。

熊型下目设三个超科:熊超科Ursoidea,包括海象、海狮、海豹三科的鳍脚超科Pinnipedia,包括鼬、浣熊、小熊猫和臭鼬四科的鼬超科Musteloidea。

犬科Canidae,食肉目中与猫科齐名的一科,约36种,包括狼、犬、狐、伪狐和豺等种类。

熊科Ursidae,陆栖食肉目体型最大的一科,包括8种,除棕熊(下图)、黑熊外,我国国宝大熊猫也是熊科的。

海象科Odobenidae,现存只有海象一种,海象长长的牙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海狮科Otariidae,包括7种海狮和9种海狗。与海豹相比,它们耳朵可见,且鳍状肢有力,能立起来行走。下图为澳洲海狮。

海豹科Phocidae, 18种,又叫真海豹、爬行海豹、无耳海豹,以区别于海狮和海狗。本科的南象海豹是现存最大的食肉目动物。下图为环斑海豹。

小熊猫科Ailuridae,只有小熊猫一种。

臭鼬科Mephitidae,包括8种臭鼬和4种獾臭鼬。下图为本科最典型的臭鼬。

浣熊科Procyonidae,14种成员,下图为最典型的浣熊。

鼬科Mustelidae,在灵猫科被四分五裂以后,拥有59种的鼬科成为食肉目第一大科,分为8个亚科,黄鼬(黄鼠狼)、紫貂、狗獾、水獭都是本科常见成员。在网络动物圈久具盛名的"平头哥"蜜獾、"金刚狼"狼獾和"战神"渔貂也都是本科的。下图为最小的食肉动物伶鼬。

食肉目的分类现在就讲完了,最后附一张食肉目的系统发育图,标红的是已灭绝的种类。通过下图能清晰地看到食肉目各科之间的亲缘关系。

本文来自作者[初嘉煊]投稿,不代表溟宇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mingyu.com/zixun/202508-18683.html

(15)
初嘉煊的头像初嘉煊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初嘉煊的头像
    初嘉煊 2025年08月13日

    我是溟宇号的签约作者“初嘉煊”

  • 初嘉煊
    初嘉煊 2025年08月13日

    本文概览:与鬣狗及狮子的体形构造相关,鬣狗惧怕雄狮,是因为雄狮的体力及攻击力上远远地超过鬣狗,鬣狗群也不会要以牺牲五六个同伴的性命与雄狮一争高下。简介斑鬣狗的族群可以包括5-90个成员,...

  • 初嘉煊
    用户081308 2025年08月13日

    文章不错《鬣狗为什么不敢掏雄狮?》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