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的民俗文化有哪些-

天津有名的艺术形式有:相声、天津时调、天津快书、话剧、跨鼓中幡、高跷、耍狮子等。

天津快板

天津快板是50年代出现的一个新曲种,是由群众自发创造并发展起来的。这种快板完全以天津方言来表演,在形式上采用了数来宝的数唱方式及快板书所用的节子板,同时配以天津时调中"数子"的曲调,用三弦伴奏,别具一格。天津快板风格粗犷、爽朗、明快、幽默,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方风味。

天津时调

天津时调是天津独有的曲种,它产生于清末明初,1900年时已有专业艺人演唱。这个曲种唱腔包括靠山调、鸳鸯调、胶皮调等民间小调。专业艺人出现后,对这些民间小调进行了加工改造和创新,使之成为反映时代风貌、社会生活,并深受人们喜爱的一个曲种,定名为天津时调。

京东大鼓起源于京东香河、宝坻一带,演唱简单,所唱段子多为"蔓子活"(连台本)。后经刘文彬在天津演唱,很快兴盛起来。刘文彬嗓音粗犷宽亮,吐字真切,表白清楚,表演纯朴,引人入胜。刘文彬之子刘少彬继承其艺。今天津曲艺团郝德宝,女艺人王韫秋,业余演员董湘昆,都深得刘之神髓,演唱惟妙惟肖,深得观众喜爱。

西河大鼓

西河大鼓传入天津较早,由于西河大鼓所唱多为"蔓子活" ,如"杨家将" 、"施公案"等,因此很吸引观众,二、三十年代在东兴市场、河北鸟市、地道外、新大路等地都有固定观众捧场。其中女艺人马增芬于1936年所唱的"绕口令"一曲,风靡津沽。

相声

相声是一种历史较久、流传较广、有深厚群众基础的曲艺表演形式。尽管相声艺人供奉的祖师是汉代的东方朔,但这个曲种的真正形成和发展起来却是在清同光年间。早年北京有穷不怕(朱少文)、万人迷、李德锡等人在天桥鬻艺,为相声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天津话剧

在中国话剧历史上,天津有其不可磨灭的地位。早期话剧运动创始人之一,第一个演《茶花女》的李叔同,就是天津人。第一个到外国学习现代戏剧艺术,并把西方写实剧首先介绍到中国来的,就是张伯苓的九弟张彭春。

单弦

单弦,清乾隆年间起源于北京,因演唱时用八角鼓击节,又名八角鼓。流行北京、天津和东北各地。单弦为联曲体,早期常在岔曲头和岔曲尾之间夹以数唱和若干曲牌,现通常结构为岔曲头和若干曲牌。早期单弦演员来自北京。建国前,三大流派的创始人荣剑尘、常澍田、谢芮芝常年活跃在天津的曲艺舞台上。40年代,天津单弦演员石慧儒集前人之大成,形成了自己具有独特风格的演唱艺术。

西城板

83岁的马云山在演唱西城板《送崔通》。西城板是诞生于天津老城厢西城根而得名的地方曲种,吐字发音完全是天津话,说唱都极富乡土气息,是天津土生土长的曲种,其吐自发音完全是天津话,不论说与唱都极富乡土气息。西城板唱腔慷慨悲壮激昂,唱法和曲调接近语言,内容较鲜明地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生活感情,因此深受津沽民众喜爱。当年在茶楼演出时,常座无虚席。民国初年,天津城北门脸有宝和轩茶社和海锐茶社,是专演西城板的地方。现在这个曲种已基本无人会唱,近于失传,殊为可惜。

指砭疗法不是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截止2017年7月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中无指砭疗法。

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民间美术

(共计2项)

序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01 杨柳青木版年画(含东丰台木版年画) 天津杨柳青画社西青区宁河县

02 泥人张彩塑 天津市泥人张彩塑工作室 张氏传人

民间舞蹈

(共计8项)

序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03 挂甲寺庆音法鼓 河西区

04 杨家庄永音法鼓 河西区

05 大沽龙灯 塘沽区

06 汉沽飞镲 汉沽区

07 刘园祥音法鼓 北辰区

08 林亭口高腿子高跷 宝坻区

09 海下文武高跷 津南区

10 虫八蜡庙小车会 北辰区

传统戏剧

(共计3项)

序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11 天津京剧 天津京剧院

12 评剧 天津评剧院宝坻区

13 卫派河北梆子 天津河北梆子剧院

传统手工技艺

(共计2项)

序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14 风筝魏风筝 南开区魏氏传人

15 杨村糕干制作工艺 武清区

民俗

(共计3项)

序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16 天津皇会 南开区

17 天津天后文化信仰 南开区河东区

18 葛沽宝辇出会 津南区

曲艺

(共计6项)

序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19 天津时调 天津市曲艺团

20 京东大鼓 宝坻区

21 天津相声 天津市艺术研究所

22 骆派京韵大鼓 天津市曲艺团

23 李派快板书 天津市曲艺团

24 雷琴拉戏 天津市曲艺团

杂技与竞技

(共计5项)

序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25 回族重刀武术 红桥区

26 拦手门武术 河东区

27 霍氏练手拳 西青区

28 北仓少练老会 北辰区

29 北少林武术 蓟 县

传统医药

(共计1项)

序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30 天津隆顺榕中药生产技艺 河北区

民间文学

(共计2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1 Ⅰ-1  排地歌谣 东丽区

2 Ⅰ-2  秦城歌谣 宝坻区

传统音乐

(民间音乐共计3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3 Ⅱ-1 小王庄民间吹打乐  大港区

4 Ⅱ-2 韩家墅上善道乐  北辰区

Ⅱ-3 锣鼓艺术

5 北塘飞钹  塘沽区

传统舞蹈

(民间舞蹈共计5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6 Ⅲ-1 东于庄同乐花鼓 河北区

7 Ⅲ-2 金狮大轿 河北区

8 Ⅲ-3 塘沽河头落子 塘沽区

9 Ⅲ-4 高王院莲花落 武清区

10 Ⅲ-5 寺各庄竹马会 武清区

传统戏剧

(共计1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11  Ⅳ-1 宝坻皮影戏 宝坻区

曲艺

(共计0项)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杂技与竞技,共计9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12  Ⅵ-1 竞技麻将 和平区

13  Ⅵ-2 无极拳 东丽区

14  Ⅵ-3 鲍式八极拳 北辰区

15  Ⅵ-4 李式太极拳 武清区

16  Ⅵ-5 毕式"一指禅"拿手推 和平区

17  Ⅵ-6 永良飞叉 武清区

18  Ⅵ-7 大六分村登杆圣会 静海县

19  Ⅵ-8 独流通背拳 静海县

20  Ⅵ-9 古典戏法 和平区

传统美术

共计2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Ⅶ-1 剪纸

21  杨柳青剪纸  西青区

22  大郑剪纸  东丽区

传统技艺

(传统手工技艺,共计23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23  Ⅷ-1 盛锡福毡礼帽制作技艺 和平区

24  Ⅷ-2 老美华手工制鞋技艺 和平区

Ⅷ-3 服装制作技艺

25  老美华中式连袖男装制作技艺 和平区

26  老美华津派旗袍制作技艺 和平区

27  Ⅷ-4 汇蚨源吉祥手工布艺技艺  红桥区

Ⅷ-5 蒸馏酒传统酿造技艺

28  义聚永高粮酒传统酿造技艺 和平区

Ⅷ-8 配制酒传统酿造技艺

29  义聚永玫瑰露酒传统酿造技艺 和平区

30  义聚永五加皮酒传统酿造技艺 和平区

31  Ⅷ-9 天津"狗不理"包子制作技艺  和平区

32  Ⅷ-10  天津桂发祥十八街麻花制作技艺  河西区

33  Ⅷ-11  天津"耳朵眼"炸糕制作技艺  红桥区

34  Ⅷ-12  大福来锅巴菜制作技艺  红桥区

35  Ⅷ-13  子火烧、一品烧饼制作技艺  蓟 县

36  Ⅷ-14  赤土扣肉制作技艺  东丽区

37  Ⅷ-15  独流老醋酿造技艺  静海县

38  Ⅷ-16  沙窝萝卜种植与窖藏技艺  西青区

39  Ⅷ-17  古铜(银)鎏金器修复及复制技艺  河西区

40  Ⅷ-18  津门蔡氏贡掸制作技艺  南开区

41  Ⅷ-19  刘海空竹制作技艺  南开区

42  Ⅷ-20  周记宫灯制作技艺  东丽区

43  Ⅷ-21  皮影雕刻技艺  蓟 县

44  Ⅷ-22  盆罐村制陶技艺  宁河县

45  Ⅷ-23  "一掌金"速算技艺  宝坻区

传统医药

(共计1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46  Ⅸ-1  达仁堂清宫寿桃丸宫廷  天津中新药业集团股份

秘方及其传统制剂工艺  有限公司达仁堂制药厂

民俗

(共计4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Ⅹ-1 庙会

47  潮音寺民间庙会  塘沽区

48  独乐寺庙会  蓟 县

49  Ⅹ-2 运河文化(杨柳青段) 西青区

50  Ⅹ-3 天津茶楼文化 南开区

(注: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类别和编号根据国

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分类和项目代码设定)

本文来自作者[涵蝶]投稿,不代表溟宇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mingyu.com/zlan/202508-18653.html

(10)
涵蝶的头像涵蝶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涵蝶的头像
    涵蝶 2025年08月13日

    我是溟宇号的签约作者“涵蝶”

  • 涵蝶
    涵蝶 2025年08月13日

    本文概览:天津有名的艺术形式有:相声、天津时调、天津快书、话剧、跨鼓中幡、高跷、耍狮子等。天津快板天津快板是50年代出现的一个新曲种,是由群众自发创造并发展起来的。这种快板完全以天津方言...

  • 涵蝶
    用户081305 2025年08月13日

    文章不错《天津的民俗文化有哪些-》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