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的乌江亭诗

王安石的乌江亭诗如下:

叠题乌江亭(作者)王安石(朝代)宋。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经过战争的疲劳的壮士非常的悲哀,中原一败之后大势难以挽回。即便江东的子弟现在还在。但是,谁能保证他们为了项羽而卷土重来?

王安石(1021年12月19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人。中国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中进士,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

宋仁宗末年,曾作《上仁宗皇帝言事书》,要求对宋初以来的法度进行全盘改革,但未被采纳。宋神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上《本朝百年无事札子》,继续阐述变法主张,深得神宗赏识。

乌江亭赏析

这首诗从政治家的冷静分析入手,以楚汉战争发展的客观形势为依据,对项羽不可能卷土重来的结局进行理性判断,显示了政治家的果敢和睿智。这首诗议论精警,独具只眼。

杜牧在他的《题乌江亭》中写到: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意思是批评项羽胸襟不够宽广,如果项羽能够再回江东重整旗鼓的话,说不定还可以卷土重来。

王安石则根据自己的理解,认为项羽的失败已成定局,即便是江东子弟还在,项羽也不可能再带领江东子弟卷土重来,因为他们不一定再肯为战争卖命了。本诗开篇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就以史实扣题,针对项羽的失败直接指出势难回。楚霸王的转折点在鸿门宴,没能杀成刘邦,到该下之围时已经面临着众叛亲离的境地。而细数项羽失败的原因,最大的因素恐怕就是他的刚傻自用了吧。

《叠题乌江亭》是北宋诗人王安石的诗作。这首诗是针对杜牧的《题乌江亭》诗而写,表明了王安石对项羽兵败自刎、“不肯过江东”失败一事的真正原因看法。

叠题乌江亭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白话译文:经过战争的疲劳的壮士非常的悲哀,中原一败之后大势难以挽回。即便江东的子弟现在还在,但是,谁能保证他们为了项羽而卷土重来?

创作背景:王安石于神宗熙宁二年(1069)。被任为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他积极推行变法。由于保守派固执反对,新政推行迭遭阻碍。熙宁七年辞退;次年再相,九年再辞,退居江宁(现在江苏省南京市)。《叠题乌江亭》就写于这个时期。西楚霸王项羽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悲情英雄,关于他的传说一直在民间流传,这其中又以他乌江自刎最为慷慨悲壮,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反复咏叹的历史题材。杜牧的《题乌江亭》说:“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杜牧在其诗中批评了项羽胸襟不够宽广,认为项羽如果能够重振旗鼓依然能够卷土重来。一代英雄的末路引起两代人的争论:项羽能够重回江东,是否还能卷土重来?王安石不同意杜牧的看法,认为即使江东父老仍在,项羽注定是失败的结局。

王安石(1021年—1086年5月21日),北宋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字介甫,晚号半山。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善于用典故,风格遒(qiú)劲有力,警辟精绝,也有情韵深婉的作品。著有《临川先生文集》。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父名益,字损之,曾为临江军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几任州县官。安石少好读书,记忆力强,受到较好的教育。庆历二年(1042年)登杨寘榜进士第四名,先后任淮南判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点江东刑狱等地方的官吏。治平四(1067年)神宗初即位,诏安石知江宁府,旋召为翰林学士。熙宁二年(1069年)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市)钟山,谥号“文正”,又称王文公。其政治变法对北宋后期社会经济具有很深的影响,已具备近代变革的特点,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本文来自作者[晓霜白]投稿,不代表溟宇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mingyu.com/zlan/202508-16014.html

(12)
晓霜白的头像晓霜白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晓霜白的头像
    晓霜白 2025年08月07日

    我是溟宇号的签约作者“晓霜白”

  • 晓霜白
    晓霜白 2025年08月07日

    本文概览:王安石的乌江亭诗如下:叠题乌江亭(作者)王安石(朝代)宋。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经过战争的疲劳的壮士非常的悲哀,中原一败之后大势难以挽...

  • 晓霜白
    用户080710 2025年08月07日

    文章不错《王安石的乌江亭诗》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