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过庭《书谱》原文及译文(七)

原文:又一时而书,有乖有合,合则流媚,乖则雕疏,略言其由,各有其五:神怡务闲,一合也;感惠徇知,二合也;时和气润,三合也;纸墨相发,四合也;偶然欲书,五合也。心遽体留,一乖也;意违势屈,二乖也;风燥日炎,三乖也;纸墨不称,四乖也;情怠手 阑 ,五乖也。乖合之际,优劣互差。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若五乖同萃,思遏手蒙;五合交臻,神融笔畅。畅无不适,蒙无所从。当仁者得意忘言,罕陈其要;企学者希风叙妙,虽述犹疏。徒立其工,未敷厥旨。不揆庸昧,辄效所明;庶欲弘既往之风规,导将来之器识,除繁去滥,睹迹明心者焉。

译文:书家在同一个时期作书,有合与不合,(也就是得势不得势、顺手不顺手的区别,这与本人当时的心情思绪、气候环境颇有关系。)合则流畅隽秀,不合则凋零流落,简略说其缘由,各有五种情况:精神愉悦、事务闲静为一合;感人恩惠、酬答知己为二合;时令温和、气候宜人为三合;纸墨俱佳、相互映发为四合;偶然兴烈、灵动欲书为五合。(与此相反,)神不守舍、杂务缠身为一不合;违反己愿、迫于情势为二不合;烈日燥风、炎热气闷为三不合;纸墨不协、器不称手为四不合;神情疲惫、臂腕乏力为五不合。合与不合,书法表现优劣差别很大。天时适宜不如工具应手,得到好的工具不如舒畅的心情。如果五种不合同时聚拢,就会思路闭塞,运笔懵懂;如果五合一齐俱备,则能神情交融,笔调畅达。流畅时无所不适,滞留时茫然无从。有书法功底的人,常常是得其意而忘言,不愿对人讲授要领;企求学书者又每每慕名前来询其奥妙,虽能悟到一些,但多疏陋。空费精力,难中要旨。因此,我不居守个人平庸昧见,将所知的全盘贡献出来,望能光大既往的风范规则,开导后学者的知识才能,除去繁冗杂滥,使人见到论述即可心领神会。

注:文中部分字读音及字义

徇(xùn)

1.依从;曲从:~情。~私。

2.对众宣示。

3.同“殉”

遽(jù)

1.匆忙;急:匆~。急~。

2.立即;赶快:情况不明,不能~下定论。

3.惊慌:惶~。

4.姓。

阑(lán)

1.同“栏”

2.同“拦”。

3.将尽:岁~。夜~人静。

4.擅自(出入):~出。~入。

萃(cuì)

1.草丛生。

2.聚集。也指聚在一起的人或物:荟(huì)~。出类拔~。

遏(è)

阻止;禁止:~止。响~行云。怒不可~。

揆(kuí)

1.估量;揣测:~度(duó)。

2.道理;准则:其~一也(其道理是一样的)。

3.掌握;管理。后因称宰相、内阁总理的职位为揆:以~百事。阁~。

孙过庭《书谱》原文及译文(八)

孙过庭《书谱》原文注铎及译文如下:

原文:夫自古之善书者,汉、魏有钟、张之绝,晋末称二王之妙。王羲之云:“顷寻诸名书,钟、张信为绝伦,其余不足观。”可谓钟、张云没,而羲、献继之。

译文:自古以来,擅长书法的人,汉朝张芝、三国曹魏时期钟繇的作品无可比拟,东晋时代,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书法精致美妙。王羲之说:“近来我研究各位名家的书迹,钟繇、张芝确实超绝群伦,其它人的作品不值得观赏。”可以说自钟繇、张芝死后,王氏父子继承书法的传统。

注释:

1当:应该。2抗:对等。抗行:抗衡、并行,犹言不相上下。

3或:有的人。4谓:说。5过:超出。

6雁行:同等。7池水尽墨:指张芝学书的故事。晋卫恒《四体书势》:“弘农张伯英者,因而转精其巧,凡家之衣帛,必先书然后练之;临池学书,池水尽墨”。

8寡人:此非专指君王。原为古代君主的谦称及诸侯夫人的自称,晋人习惯自称寡人。

9耽:爱好,专心于。10谢:逊于、不如。

11推:举荐,指出某人优点。12迈:超过。

13考:推求,研究。14专:单纯、独一、集中在一件事上

15擅:长(cháng)于,善于。16果:结出果实,实现。17规:法则,章程,标准

18摭:拾取,摘取。19惭:羞愧20即:接近、靠近。

原文:代有《笔阵图》七行,中画执笔三手,图貌乖舛,点画湮讹。顷见南北流传,疑是右军所制。虽则未详真伪,尚可发启童蒙。既常俗所存,不藉编录。至于诸家势评,多涉浮华,莫不外状其形,内迷其理,今之所撰,亦无取焉。若乃师宜官之高名,徒彰史牒;邯郸淳之令范,空著 缣缃 。暨乎崔、杜以来,萧、羊已往,代祀绵远,名氏滋繁。或藉甚不渝,人亡业显;或凭附增价,身谢道衰。加以 糜 蠹不传,搜秘将尽,偶逢缄赏,时亦罕窥,优劣纷纭,殆难覼缕。其有显闻当代,遗迹见存,无 俟 抑扬,自标先后。且六文之作,肇自轩辕;八体之兴,始于嬴政。其来尚矣,厥用斯弘。但今古不同,妍质悬隔。既非所习,又亦略诸。复有龙蛇云露之流,龟鹤花英之类,乍图真于率尔,或写瑞于当年。巧涉丹青,工亏翰墨,异夫楷式,非所详焉。

译文:世上流传的《笔阵图》七行,中间画有三种执笔的手势,图象拙劣,文字谬误。见在南北各地流传,一般认为是王羲之所作。虽然未能辨其真伪,但还可以启发初学儿童。既然为一般人收存,也就不必编录。至于以往诸家的论著,大多是华而不实,莫不从表面上描绘形态,阐述不出内涵的真理。我的撰述,不取这种作法。至于像师谊官虽有很高名望,(但因形迹不存,)只是虚载史册;邯郸淳也为一代典范,仅仅在书卷上空留其名。及至崔瑗、杜度以来,萧子云、羊欣之前,这段漫长年代,书法名家陆续增多。其中有的人,当时就负盛名,人死后书作流传下来,声望愈加荣耀;也有的人,生前凭借显赫地位被人捧高身价,死了之后,名气也就完了。还有某些作品糜烂虫蛀,毁坏失传,剩下的亦被搜购秘藏将尽。偶然欣逢鉴赏机会,也只是一览而过,加之优劣混杂,难得有条不紊的鉴别。其中有的早就扬名当时,遗迹至今存在,无须高人褒贬评论,自然会分辨出优劣的了。关于“六书”的始作、可以上溯到轩辕时代;“八体”的兴起,自然源于秦代嬴政。由来已很久远,历史上运用广泛,已起过重大作用。因为古今时代不同,质朴的古文和妍美的今体相差悬殊,且已不再沿用,也就略去不说。还有依据龙、蛇、云、露和龟、鹤、花、草等类物状创出来的字体,只是简单描摹物象形态,或写当时的“祥瑞”,虽然笔画巧妙,但缺作书技能、又非书法规范,也就不详细论述了。

注:文中部分字读音及字义

舛(chuǎn)

1.差错:乖~。

2.违背:~令(违抗命令)。~驰(相背而驰)。

3.不顺遂;不幸:命途多~。

湮(yān? yīn)

[ yān ]

1.埋没:~灭。

2.淤塞:河道久~。

[ yīn ]

同“洇”。

讹(é)

1.错误。例:以~传~。

2.讹诈:~人。

牒(dié)

1.文书或证件:通~。度~。

2.簿册;书籍:谱~。史~。

淳(chún? zhūn)

[ chún ]

1.朴实:~朴。~厚。~古。~风(质朴敦厚的风气)。

2.成对。

3.古同“醇”,酒味厚、纯。

[ zhūn ]

浇灌:“~而渍之”。

缣缃 [ jiān xiāng ]

1.供书写用的浅**细绢。

2.指书册。

暨(jì)

1.和;及;与。

2.到;至:~今。

3.姓。

祀(sì)

1.祭祀:~天。~孔。~祖。

2.殷代特指年:十有三~。

渝(yú)

1.改变(多指态度或感情):始终不~。坚贞不~。

2.重庆的别称。

3.姓。

糜(mí? méi)

[ mí ]

1.粥。

2.腐烂;糜烂。

3.浪费:~费。

[ méi ]

糜子,也叫穄(jì)子。一年生草本植物。与黍同类,但子实不黏。是耐旱、耐碱的谷类作物。

蠹(dù)

1.蛀蚀器物的虫子:~虫。木~。书~。~鱼。

2.蛀蚀:流水不腐,户枢不~。~蛀。~害。~弊(弊病,弊端)。

覼缕(?luó lǚ)

1.亦作“覶缕”。犹言弯弯曲曲。

2.谓详述。

3.指事情的原委。

俟(sì? qí)

[ sì ]

等待:~机出击。一~安排停当,即行起程。

[ qí ]

见〔万(mò)俟〕

肇(zhào)

1.发生;引起:~事。~祸。

2.开始:~始。~端。

3.姓。

本文来自作者[如卉]投稿,不代表溟宇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mingyu.com/zlan/202508-15882.html

(18)
如卉的头像如卉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如卉的头像
    如卉 2025年08月07日

    我是溟宇号的签约作者“如卉”

  • 如卉
    如卉 2025年08月07日

    本文概览:原文:又一时而书,有乖有合,合则流媚,乖则雕疏,略言其由,各有其五:神怡务闲,一合也;感惠徇知,二合也;时和气润,三合也;纸墨相发,四合也;偶然欲书,五合也。心遽体留,一乖也;...

  • 如卉
    用户080702 2025年08月07日

    文章不错《孙过庭《书谱》原文及译文(七)》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