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以群分 人以类聚的下一句是什么

网上有关“物以群分 人以类聚的下一句是什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物以群分 人以类聚的下一句是什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是一句中文俗语,出自《周易·系辞上》,它的意思同类的东西常聚在一起,志同道合的人相聚成群。人总是倾向于和自己的同类待在一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志同道合的人,彼此具有一致的理想和志趣,从分散的个体集中起来成为了一个群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作为一句演化千年的俗语,它的原型是《易经》中的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因此它的后半句应该是吉凶生矣。但是作为官方的解释来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作为一个俗语,是人民群众所创造的具有通俗化,并没有特定的下一句,但是将吉凶生矣作为下一句为没有问题。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下一句是什么?

“物以类聚”的下一句是:“人以群分”。

?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最早出现在《易经系辞上传》,原文是: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整句话的意思是通过对物(地区,阶级,性别等人为主观概念)的辨别认为是同类就聚在一起,不同就会分开,辨别的好就吉,不好就会凶险。其中,方、物的意思是辨别事理,类、群是同义词,类是比群更小的归类。后来这句话演变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说法。

物以类聚 下一句是什么?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用来比喻同类的东西常聚在一起,志同道合的人相聚成群,反之就分开,是朋友之间志同道合的统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指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出处: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一句出自《战国策》,此书由西汉末刘向编定。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句出自晋·傅玄《太子少傅箴》。

人以群分,物以类聚。

出处《周易·系辞上》:“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编辑本段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分句;含贬义

示例: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张孝基陈留认舅》:“自古道:~。过迁性喜游荡,就有一班浮浪子弟引诱打合。”

灯谜:百货仓库;仓库盘点

编辑本段典故

源于《战国策·齐策三》。

春秋战国时,齐宣王招告天下贤士来帮助他治理齐国。有一个叫淳于髡的贤士在一天内给他推荐了7个有才能的人,齐宣王经过问答,果然个个本领高强。齐宣王觉得非常奇怪,就问淳于髡说:“我听说人才是很难等到的,在千里之内的土地上,如果能找着一个贤士那不得了了。现在你却在一天之内,推荐了7个贤士,照此下去,贤士不是多得连齐国都容纳不下了吗?”

淳于髡听后说:鸟是同一类的聚居在一起;兽也是同一类的走在上道。要找柴胡和桔梗这类药材,如果到洼地里去找,一辈子也不会找到一株,但是如果到山的北面去寻,那就可以用车装运了。这是因为天下的生物都是同一类的聚在一起,我淳于髡可算是个贤士吧,所以您叫我推荐贤士,就像是到河里打水、用打火石打火一样容易,我还准备给您再推荐一批贤士,哪里会只有这7个呢!后来,人们把它概括为“物以类聚”。现在,常用来比喻趣味相投的人总是自然而然地聚在一起,含有贬义。

关于“物以群分 人以类聚的下一句是什么”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孤舟听雨]投稿,不代表溟宇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mingyu.com/zixun/202508-19724.html

(14)
孤舟听雨的头像孤舟听雨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孤舟听雨的头像
    孤舟听雨 2025年08月25日

    我是溟宇号的签约作者“孤舟听雨”

  • 孤舟听雨
    孤舟听雨 2025年08月25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物以群分 人以类聚的下一句是什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物以群分 人以类聚的下一句是什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

  • 孤舟听雨
    用户082504 2025年08月25日

    文章不错《物以群分 人以类聚的下一句是什么》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