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尽头 何处有香丘?

网上有关“天尽头 何处有香丘?”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天尽头 何处有香丘?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一首《葬花吟》,迹象种种,似谶成真,预言了黛玉凄婉绝艳的一生,短寿多情的黛玉因此更加让人嗟叹。进入大观园后,和宝玉两小无猜而心事曲折,情根深种却时嗔时怨,演绎的是一幅一幅断断续续的画卷,情切切、意绵绵,“有泪皆成血、无声不断肠”,前前后后的,却是,聚如春梦散如烟。曲终时“泪尽夭亡”的黛玉,那一声哀婉千古的太息——“天尽头,何处有香丘?”,留给身后人的,岂止是“黯然兮销魂”?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

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尺头。

无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杯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莫教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这首词是黛玉的悲谶,让人几度唏嘘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这是红楼梦《葬花词》中的一句,词曲凄婉,有自怜身世孤寂,不为人解。

这段前一句是“随花飞到天尽头”,后一句才是“天尽头,何处有香丘?”从承上句意思来看,从字面意思上理解当指为纯洁无世俗污染的花冢,但是从林黛玉的身世及当时的社会环境上进行深层的理解,就不能简单的这样认为,可以看做是林黛玉对自己所处在残酷的功利世界中内心发出悲切心声,问自己到底归宿何处?如果没有好的归宿,也不愿同流合污于世俗,宁愿“质本洁来还洁去",一杯净土和同样高洁的落花葬于一处。林黛玉心气奇高,红颜悲剧的形象就呼之欲出了。深切扼腕林黛玉为“才情”所误。

而香丘这里指的是花坟。

这句话除了说的是落花的宿命更说的是自己的,是林黛玉对自己前途的担忧。天下之大又有何处是我最终能寻到的归宿呢?

《葬花吟》是清代文学家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第二十七回中女主角林黛玉所吟诵的一首古体诗。

此诗通过丰富而奇特的想象,暗淡而凄清的画面,浓烈而忧伤的情调,展示了黛玉在冷酷现实摧残下的心灵世界,表达了她在生与死、爱与恨复杂的斗争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焦虑体验和迷茫情感。

它是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的代表,也是曹雪芹借以塑造黛玉这一艺术形象、表现其性格特性的重要作品。

关于“天尽头 何处有香丘?”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惠怡博]投稿,不代表溟宇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mingyu.com/zixun/202508-19537.html

(10)
惠怡博的头像惠怡博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惠怡博的头像
    惠怡博 2025年08月22日

    我是溟宇号的签约作者“惠怡博”

  • 惠怡博
    惠怡博 2025年08月22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天尽头 何处有香丘?”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天尽头 何处有香丘?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一首《葬花...

  • 惠怡博
    用户082205 2025年08月22日

    文章不错《天尽头 何处有香丘?》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