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含义

通过描写鹿安然自得的情景,来描写曹操的雄心壮志。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出自东汉末年诗人曹操的《短歌行》。通过展现一幅野鹿在呦呦呜叫,呼唤同伴一起食野草的和谐美好画面,折射出了诗人求贤若渴,广纳贤才,鼓瑟吹笙的欢乐热闹场面。同时,鹿在古代是权力的象征,暗喻了诗人想要已通过加,建功立业的伟大雄心。

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为喻,说明我渴望得到贤才,就像小鹿呦呦鸣叫,希望尽快吃到艾蒿一样.

曹操以求才若渴著名,他在短歌行这首诗里面也体现出来了。

曹操在这里引用这首诗,而且还说自己一直低低地吟诵它,这实在是太巧妙了.他说“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固然是直接比喻了对“贤才”的思念;但更重要的是他所省掉的两句话:“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曹操由于事实上不可能一个一个地去找那些“贤才”,所以他便用这种含蓄的方法来提醒他们:“就算我没有去找你们,你们为什么不主动来投奔我呢?”由这一层含而不露的意思可以看出,他那“求才”的用心实在是太周到了,的确具有感人的力量.而这感人力量正体现了文艺创作的政治性与艺术性的结合.他这种深细婉转的用心,在《求贤令》之类的文件中当然无法尽情表达;而《短歌行》作为一首诗,就能抒发政治文件所不能抒发的感情,起到政治文件所不能起的作用.紧接着他又引用《诗经·小雅·鹿鸣》中的四句,描写宾主欢宴的情景,意思是说只要你们到我这里来,我是一定会待以“嘉宾”之礼的,我们是能够欢快融洽地相处并合作的.这八句仍然没有明确地说出“求才”二字,因为曹操所写的是诗,所以用了典故来作比喻,这就是“婉而多讽”的表现方法.同时,“但为君故”这个“君”字,在曹操的诗中也具有典型意义.本来在《诗经》中,这“君”只是指一个具体的人;而在这里则具有了广泛的意义:在当时凡是读到曹操此诗的“贤士”,都可以自认为他就是曹操为之沈吟《子衿》一诗的思念对象.正因为这样,此诗流传开去,才会起到巨大的社会作用.

本文来自作者[劳新霞]投稿,不代表溟宇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mingyu.com/zixun/202508-19167.html

(13)
劳新霞的头像劳新霞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劳新霞的头像
    劳新霞 2025年08月16日

    我是溟宇号的签约作者“劳新霞”

  • 劳新霞
    劳新霞 2025年08月16日

    本文概览:通过描写鹿安然自得的情景,来描写曹操的雄心壮志。“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出自东汉末年诗人曹操的《短歌行》。通过展现一幅野鹿在呦呦呜叫,呼唤同伴一起食野草的和谐美好画面,折射出了诗...

  • 劳新霞
    用户081610 2025年08月16日

    文章不错《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含义》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