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大伪似忠大伪似真出处”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大伪似忠大伪似真出处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民不聊生,为了拯救天下百姓。各路军阀诸侯连年混战,最终形成了三大势力集团。其中最受争议的要属西蜀的昭烈皇帝刘备刘玄德了。光在影视剧中的刘备就有两个截然不同的形象。在94版的《三国演义》中刘备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爱哭,因此也有人说他的江山都是哭出来的。
说他表面仁义其实是假仁假义!而《新三国》中于和伟饰演的刘备,一改往昔的形象,变成了一个沉着、冷静和积极进取的刘备。然后又有人开始喷刘备了,说什么无论正史还是演义,刘备最突出的都不是什么枭雄的特质,如果能让人看出刘备是枭雄来,那就是塑造成别人了。有的说于和伟版的刘备跟孙彦军的比,确实不咋地!甚至还有人说94三国是一部英雄志,那么新三国就是半吊子厚黑学。
在这里我想问你们是怎么比较的。难道经典的就一定是接近原著的吗?或者说接近的是哪个原著。《三国演义》我就不说了,毕竟是经典,内容更还原的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考虑到当年的拍摄水平很差。也不能给它过多的批判!但《新三国》我要说下,那些说刘备形象塑造成了别人。你是按在那本书来说的。人家高希希自己都说过,我们是把小说演义和正史结合来拍的。
如果按照正史来说的话,《新三国》的刘备形象很符合啊!不信你看《三国志》是怎么说刘备的,“少语言,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就连《资治通鉴》也说刘备“有大志,少语言,喜怒不形于色。”如果按照正史的说法《新三国》中于和伟扮演的刘备形象也没什么不妥啊!
所以说那些指责《新三国》的,基本上就是套用94版《三国演义》中刘备的形象来对比的,要么就是借鉴了罗贯中的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里的刘备形象。这样对比显然是有失公道的!
大伪似真,不存在这样的假仁假义
有一句话叫大奸似忠大伪似真,用来形容一个人表演得非常到位。让人分辨不出来真假。既然没法分辨那就没有真假,假的也是真的。所以说刘备就是个仁义之君,不存在假仁假义。首先他与民同行,不管多么危险情况多么紧急,刘备也不会丢下自己的百姓。官渡之战后刘备也败于曹操,于是他就投靠了荆州的同宗刘表。刘表拨出一座城池新野给刘备驻军。
《三国志》说“荆州豪杰之士归附先主者日益增多,刘表怀疑先主之用意,对他暗加防备。”曹操欲夺取荆州攻伐刘备,第一次他派曹仁为主将,李典为副将率精兵入驻樊城,在博望坡被徐元直献计打败了。第二次是诸葛亮为了立军威主动出击,也是在博望坡大胜曹军。之后曹操亲自率军攻打刘备,诸葛亮主张刘备放弃新野。
但走之前诸葛亮要让曹操也吃一把火烧,但是大战之后新野肯定是一片废墟了。一想到百姓无处安身刘备就头疼!诸葛亮决定把粮食和钱财都发给百姓,让他们都迁到别的郡县去。但百姓都不愿意离开刘备,要与他共同去往江夏。诸葛亮认为带上百姓行军太慢,如果曹操铁骑追杀我们都跑不掉了。
刘备不管这么多他下令一定要带上百姓。《三国志》原文写到“比到当阳,众十馀万,辎重数千两,日行十馀里,别遣关羽乘船数百艘,使会江陵。”由于赶路速度太慢,诸葛亮还是建议刘备丢弃百姓。但他认为只要万民归心江山迟早都会有的,假如我今天弃民而逃,从此就会身败名裂,失去天下民心。
后来曹操亲自带兵追杀,刘备和百姓共同进退。很快就被追上来的曹军给冲散了。为此他的老婆糜夫人为了不拖累赵云也投井自杀了。兵士皆言赵子龙叛变了,只有刘备始终相信他。最终赵云怀抱着阿斗,杀出重重包围回到了刘备身边。刘备看到赵云没有先问自己的妻儿怎么样,而是先问子龙伤势如何,看赵云满身是伤,他把阿斗往地上一扔。
说到岂能为了一个孩子损我一员大将。不用说这一招简直就是诛心啊!如此情谊怎能不让人为他死心塌地啊!况且刘备礼贤下士,为了请诸葛亮下山,他不惜三顾茅庐。在新野为了给诸葛亮建立威信,他甚至把自己的佩剑和兵符都借给了诸葛亮。
刘备,字玄德,是中山靖王之后,自称汉室宗亲,表面仁义,实际城府极深,是一个伪君子。自古以来,大奸似忠,大伪似真,说的就是刘备这种人,刘备一直以振兴汉室为借口去招揽人才,最后自己却含泪称帝了。
这个伪君子最会的就是收买人心,建安十三年曹操大军南下荆州,刘备军势力弱小,不足以抵抗,往江陵败逃,慌乱中把自己的老婆孩子都丢了,赵云为了救出幼主,七进七出,成功的把阿斗救回刘备身边,刘备却把阿斗狠狠的甩在地上:“为了此子,几损我一员大将。”这一个举动,完美的征服了赵云,还把阿斗摔傻了,肯定是刘备的报应。
刘备还是一个狠人,吕布被俘后,曹操问刘备,吕布该不该杀?刘备似答非答的回答:”如果丞相想变成丁原董卓之辈就留着吕布吧。“这个时候刘备的仁慈呢?他以前的以德报怨行径已经荡然无存了,肯定是不想曹操再得到吕布相助才会这样说的,城府颇深。刘备借荆州,一借不还!这句话听说大家都听过,虽然说历史上不存在借的事实,却是刘备趁孙曹打架的时候趁机夺取的,而且夺取后,一直不肯归还,有点儿趁火打劫的嫌疑,刘备这些行径充分的把自己的假仁义表露无遗了。以前陶谦三让徐州,他也是假惺惺的不接受,最后还是欣然接受了,留着是个不折不扣的伪君子。
曹操是一代奸雄,人言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说的就是曹操。他是真性情,从来不做假事,都是用霸气去征服他想得到的每一分土地,想做到的每一件事。曹操早年刺董失败,逃难到吕伯奢的家中,半夜听到磨刀声,他以为吕伯奢要把他杀了,于是先下手为强把吕伯奢一家全都杀了,还喊出了,宁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口号。
“此城中可有妓女否?”这是最真性情的一句话,曹操好色世人皆知。这一年他南征张绣,张绣不战而降,这么高兴的时刻,怎么能不找几个美女唱个歌、跳个舞呢?
曹操还是一个敢作敢当的奸雄,乌巢之战中,许攸来投,帮助曹操一举攻破袁绍,但许攸居功自傲,天天辱骂曹操,曹操早就想把他杀死,所以故意让许褚与许攸相遇,许褚对曹操甚是忠心,听见许攸辱骂主公,直接就把他拔刀杀了。群臣都能猜出这是曹操做的,休教天下人负我这句话,曹操做得很极致,他的梦中杀人、多疑杀华佗等正正反应出他不怕天下人怎样看待他,曹操只做自己觉得对的事,曹操是真的敢作敢当。
最后一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也把真性情提现的淋漓尽致。
关于“大伪似忠大伪似真出处”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陈家大海]投稿,不代表溟宇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mingyu.com/zhishi/202508-19509.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溟宇号的签约作者“陈家大海”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大伪似忠大伪似真出处”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大伪似忠大伪似真出处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东汉末年天...
文章不错《大伪似忠大伪似真出处》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