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农村三块地?

所谓“三块地”,是指存在于农村地区的“农用地”、“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和“宅基地”,而我国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思想是指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促使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离,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经营权流转的格局。

“三块地”有三个先决条件,作为处置农村各类土地的底线是不能突破的:

第一,土地制度不管如何改革,农村土地的所有制是不能改变的—那就是农民集体所有;

第二,不能改变土地的用途,农地必须农用;

第三,不管怎么改,都不能损害农民的基本权益。因此,关于“农地入市”的问题,是有明确的前提和限制条件的,不要以为国家启动“新一轮土地制度改革”,农村土地就可以随便使用、随便买卖了。

扩展资料

三权分置的意义

农村土地确权是为解决大量农村宅基地荒废闲置现象,提高土地利用率,保障农民权益而进行的,打破了之前农村建房没有限制的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不少农民进城务工从商,有些甚至是长期在城市生活,或成为城市户口。这就导致农村原本的土地被闲置,得不到充分利用,浪费了土地资源。

土地三权分置,农民有使用权,可以将手中闲置的土地租赁出去,获取租金。既解决了土地闲置问题,也是生产农业的农民可以扩大规模,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另外,宅基地所有权归农民集体所有,就意味着城市户口居民难以在农村建房。国家实行三权分置,就在政策方面帮助农民把手中的资源有了变现的可能。

2017年下半年,国家两部委印发了关于利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方案的通知。意见明确指出农村村镇集体经济组织可以自行开发运营,也可以通过联营、入股等方式建设集体租赁住房。通俗的讲,农民可以将宅基地、房屋投放到市场,以获得租赁收入。

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是维护农民利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有利措施。既能使农村土地得到有效利用,将土地集中,便于机械化生产,又能保障农民基本权益。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三块地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三权分置

“三权分置”思想是指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经营权流转的格局。“三权分置”下,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既存在整体效用,又有各自功能。

从当前实际出发,实施“三权分置”的重点是放活经营权,核心要义就是明晰赋予经营权应有的法律地位和权能。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改革又一重大制度创新。“三权分置”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自我完善,符合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对集体所有的土地实行征用。

第三条各级人民政府必须贯彻执行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的方针,全面规划,加强管理,保护、开发土地资源,制止乱占耕地和滥用土地的行为。

本文来自作者[冰巧]投稿,不代表溟宇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mingyu.com/jingyan/202508-19246.html

(16)
冰巧的头像冰巧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冰巧的头像
    冰巧 2025年08月18日

    我是溟宇号的签约作者“冰巧”

  • 冰巧
    冰巧 2025年08月18日

    本文概览:所谓“三块地”,是指存在于农村地区的“农用地”、“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和“宅基地”,而我国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思想是指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促使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离...

  • 冰巧
    用户081804 2025年08月18日

    文章不错《什么是农村三块地?》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