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近代领土发生变化的史实

网上有关“我国近代领土发生变化的史实”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我国近代领土发生变化的史实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我国近代领土发生变化的史实如下:

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战争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原大战、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01、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1842年)

简介:第一次鸦片战争是1840年至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战争,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840年,英国政府以林则徐虎门销烟等为借口,决定派出远征军侵华。1840年6月,英军舰船陆续抵达广东珠江口外,封锁海口,鸦片战争开始。鸦片战争以中国失败并赔款割地告终。中英双方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影响: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开始向外国割地、赔款、商定关税,国家主权受到严重危害,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

鸦片战争也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并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和放眼看世界、主动向西方学习的历史新篇章。

0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860年)

简介: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在俄、美支持下联合发动的侵华战争。英法联军最终攻入北京,掠夺并焚毁圆明园,清帝逃往承德,清政府被迫与列强议和。

影响:该战争迫使清政府先后与列强签订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等多个不平等和约,使中国丧失了东北及西北共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03、中法战争(1883年-1885年)

简介:中法战争,是1883年12月至1885年4月由于法国侵略越南并进而侵略中国而引起的一次战争。第一阶段战场在越南北部;第二阶段扩大到中国东南沿海。战争后期,由于中方取得镇南关大捷,导致法国费里政权垮台。以此为契机,两国订立了《中法新约》。

影响:清方承认法国对法属印度支那诸殖民地的宗主权,两国重开贸易。法国吞并越南,中国西南门户大开。法国侵略势力以印度支那为基地,长驱直入云南、广西和广州湾,并使之一度变成法国的势力范围。

受此战的影响,清廷于台湾设省,以刘铭传为巡抚大力推展现代化防务及新政,并积极筹建北洋水师。

04、甲午战争(1894年-1895年)

简介:甲午战争是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因战争开始的1894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这场战争最后以中国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告终。

影响:甲午战争对远东战略格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日本既占台湾,又获2.3亿两白银的战争赔款,其资本主义经济以此为契机更加迅速发展起来,并进一步扩军备战,开始成为远东的主要战争策源地。

甲午战争的失败,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民族危机愈益深重,同时也促使中华民族日益觉醒,维新运动和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迅速高涨。清政府也在更加艰难的处境下,开始变革军事制度,中国近代军事改革开始进入实质性阶段。

0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1901年)

简介: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指以英、美、法、俄、德、日、意、奥八个主要国家组成的军队对中国清朝进行的一场武装侵略战争。最后八国联军胜利,清朝被迫与列强签订《辛丑条约》。八国联军的侵略成功镇压了义和团运动,义和团以及清军的溃败迫使慈禧太后和光绪帝逃往西安,北京城彻底沦陷,联军烧杀抢掠,中国损失惨重。

影响:《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空前沉痛的灾难。

06、中原大战(1930年)

简介:中原大战是指1930年5月至10月,蒋介石与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等在河南、山东、安徽等省发生的一场新军阀混战,因为这次战争主要在中原地区进行,所以又称为“中原大战”。中原大战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耗时最长的军阀混战。

影响:中原大战使国家元气大伤。东北军的入关,客观上造成边防空虚,入关后的张学良和东北军,转而关注于华北事务,予日本以可乘之机,为“九一八事变”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同时中原大战使国民党地方实力派和中央互相削弱,消耗实力,同时放弃进攻红军,成为中共领导的红军和红区的存在和发展的有利条件。

07、北伐战争(1926年-1927年)

简介:北伐战争是国共两党共同进行的一场革命的、正义的战争。1926年5月,以***员和共青团员为骨干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独立团及第七军一部作为北伐先锋,开赴湖南,揭开了北伐战争的序幕。

到1927年3月仅10个月时间,国民革命军便从广州打到武汉、南京和上海,打垮了吴佩孚、孙传芳两大军阀,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一直推进到长江流域。到1927年6月,武汉政府的北伐军与北方国民军会师中原,革命势力便发展到黄河流域,席卷大半个中国。

1927年4月12日和7月15日,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在上海和武汉发动反革命政变,北伐战争所取得的胜利果实被以蒋介石、汪精卫为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窃取。

影响:促进了全国的统一,传播了革命思想,给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在中国的统治以沉重打击。

08、土地革命战争(1927年-1937年)

简介:土地革命战争,又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是中国***领导中国工农红军和广大人民为反对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的反动统治,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建立工农民主政权而进行的革命战争。

影响:开创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新道路,锻炼出一支英勇善战的新型人民军队,造就了大批优秀的指挥员,积累了丰富的斗争经验,形成了一整套适合中国革命战争实际的战略战术,为实现全国抗战和发展中国革命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09、抗日战争(1931年-1945年)

简介:抗日战争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卫国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影响: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它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饱受帝国主义奴役和压迫的耻辱。

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中国抗战的胜利创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弱国打败帝国主义强国的奇迹,它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参与发起成立联合国并成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显著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有力地维护了世界和平。

10、解放战争(1946年-1950年)

简介:解放战争,是1946年6月至1950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的领导下,为推翻国民党统治、解放全中国而进行的战争,是一场事关中国前途命运的决战。

影响:解放战争的胜利,在中国大陆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结束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奴役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它使得一个人口占全人类近四分之一的大国,冲破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解放战争的胜利,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勾结封建统治者剥削压迫中国各族人民和战乱频繁、国家四分五裂的局面,实现了梦寐以求的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

土地革命战争发生在什么时候?

中国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发展

中国的统一战线是在中国革命过程中形成、发展和壮大起来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革命阶段里,统一战线有着不同的任务、内容和特点。

1、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建立国民革命联合战线:第一次国共合作,合作的政治基础是新三民主义(联俄、联共、扶助工农);合作的组织形式是将国民党被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一切工作归国民党”,是陈独秀和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在中国***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的主张。这种观点过高地估计了国民党和资产阶级,过低地估计了***和无产阶级,其实质是放弃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

2、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5),建立了工农民主统一战线:由于对革命道路的错误估计,中共***犯了关门主义的错误,建立的工农民主统一战线不包括民族资产阶级。

3、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国共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战争民族统一战线,但不包括以汪精卫为代表的亲日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阵营。

4、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以多党合作为主要内容,以反对美蒋反动派的统治为主要任务,建立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这个统一战线比过去任何时期都要广大,都要巩固,使反动统治更加孤立。

实现革命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经验

1948年1月,毛泽东在《关于目前党的政策中的几个重要问题》中指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要实现自己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实现自己对同盟者的领导,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率领被领导者同共同的敌人作坚决斗争并取得胜利;二是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利益,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给以政治教育。

土地革命战争是1927年至1937年间,中国***领导中国工农红军坚持农村根据地建设,建立工农民主政权,反对国民党统治的革命战争。又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之后,中国***创建了工农革命军,又称红军。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江西井冈山地区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多次粉碎国民党军的“会剿”。同时,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建立***的地方组织和苏维埃政府,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创造了新的经验。同时,在南方许多地方和陕西北部也出现了许多革命根据地。

1929年3月~1930年10月,国民党新军阀混战,各地红军乘机积极发展。从1930年开始,蒋介石以重兵进攻中央苏区,连续三次大规模“围剿”,均被红军粉碎。1933年2月,蒋介石以40万人的兵力对中央苏区发动第四次“围剿”,红一方面军主力在周恩来、朱德指挥下,取得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1933年,蒋介石不顾日军侵华造成的严重民族危机,仍然集中50万人的兵力于9月下旬开始对中央苏区进行第五次“围剿”。在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左”的思想路线指导下,实行军事冒险主义,红军遭到极为严重的伤亡。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湘鄂西苏区、鄂豫皖苏区、湘赣苏区、湘鄂赣苏区和闽浙赣苏区的红军反“围剿”作战虽然英勇顽强,大量歼敌,但损失严重,也都被迫转移。

长征胜利结束后,中共中央和红军在陕北建立了根据地,并确定把国内革命战争同民族革命战争结合起来的战略方针。红一方面军组成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通过东征、西征,扩大了红军队伍,增强了中国***在全国的政治影响,为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奠定了基础。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发生,推动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江两、福建、浙江、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广东等8省范围内游击区的红军和游击队,在主力红军转移之后,顽强坚持游击战争,在恶劣艰苦的条件下取得了发展壮大。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中国***领导的中共工农红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史时期,是通过土地改革和苏区建设建立巩固根据地、壮大革命力量和社会基础的时期,也是中国***领导武装斗争的路线、方针、战略、战术发展成熟的时期。经过土地革命严峻考验的中国***人,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于“我国近代领土发生变化的史实”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夜阳]投稿,不代表溟宇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mingyu.com/jingyan/202507-7202.html

(22)
夜阳的头像夜阳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夜阳的头像
    夜阳 2025年07月27日

    我是溟宇号的签约作者“夜阳”

  • 夜阳
    夜阳 2025年07月27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我国近代领土发生变化的史实”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我国近代领土发生变化的史实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夜阳
    用户072707 2025年07月27日

    文章不错《我国近代领土发生变化的史实》内容很有帮助